云景林纸:绿色工业发展的“三连加”
多年来,云景林纸积极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永续利用的发展理念和生态营林、环保制浆、绿色造纸的经营理念,坚持把原料林基地建设作为产业的“第一车间”,严格做好“保护”与“开发”两篇文章,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有效实现形式,率先对国内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有益探索,形成了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了绿色工业发展的“三连加”,即:林农从“绿色银行”中增收+当地政府从“绿色产业”中增税+苍茫大地从“绿色发展”中增绿。
发展效益“三连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宁介绍,经过 20多年的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云景林纸成功走出了一条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路子,极大地提高了当地林地生产率及林分质量,使景谷县森林覆盖率从1997年的62%提高到现在的78.3%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16.3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从1997 年的 4832万立方米提高到5515万立方米。
嵌入林海的景谷县城
这一科学、绿色、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不但为公司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促进了林业高效发展,更有效保护了天然林和公益林,促进了当地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改善,增强了蓄水固土能力,减少了当地水土流失。经测算,公司原料林基地每年林木生长量可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上百万吨、释放氧气近100 万吨,是天然的固碳工厂和绿色氧吧,对积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改善区域生态和人居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平衡起到积极的作用,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发展路径“三连加”:生态美+百姓富+产业兴
云景林纸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科学编制原料林基地总体规划和经营方案,积极探索原料林基地科学经营管理模式,把良种引进、精选、培育和科学整地、定植、施肥、抚育管理等作为科技攻关的重点,不断加大营林造林科技含量,先后掌握思茅松嫁接及枝条扦插技术、桉树组织培育和枝条扦插技术、竹子埋节培育技术,建成思茅松无性系籽种园、桉树品种对比试验基地、桉树组培育苗工厂和中心苗圃,年可培育苗木1000 万株,选育培养出 10余个思茅松、桉树优良品种,形成了完备的林产业发展科研体系。积极探索推行林地承包经营、林业定额管理、劳务招标等先进管理模式,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实现了林业经营从单纯扩大基地种植面积向充分挖掘林地资源价值、提高林地单产、增加经营效益和防范经营风险的转变。
工业原料林基地
通过原料林基地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等产业扶持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建立了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的产业发展之路。截至2019年底,云景林纸累计产销纸浆 250万吨、生活用纸 10万吨,实现收入113 亿元,上缴税费 10.5亿元,对地方经济贡献约 140 亿元(工业总产值),按照景谷县总人口31万计算,人均贡献3万多元。
云景林纸生产管理中心
云景林纸挂钩扶贫点香盐村
云景林纸扎实推进林产业“绿色扶贫”和“精准扶贫”,闯出了一条“短能脱贫、长能致富”和“生态美、百姓富、产业兴”的产业精准扶贫之路。按照“生态+产业”和“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在集体林、自留山、宜林荒山荒地及农民顺延承包地上合作发展工业原料种植林,快速推动林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步伐。一大批林农开始组成既出租(种植)林地又打工的“种树专业队”,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正逐渐成为云景林纸“大山深处”的“产业工人”,山区农民找到了一条“出路在山、希望在林”的发展致富之路。林农从被动的“守山护林”变为主动种树“经营森林”,形成了“要致富、快种树”的共识,昔日的荒山荒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大批林农从林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截至2019年底,云景林纸以“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合作种植工业原料林42万亩,项目涉及景谷县内外28个(镇)、103个村、1.45 万农户近 6万人参与合作,合作农户累计获得收入10.02 亿多元,每户平均增收6.91万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