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0版新“限塑令”进展及观察:对造纸行业企业的启示
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7月下旬,欧盟在特别峰会闭幕后公告拟于明年1月开征“塑料包装税”。虽然包含征税方案的整体预算尚需欧洲议会批准,此举显示了欧盟有计划进一步减少塑料包装,同时将塑料税作为应对疫情冲击的新的收入来源之一。在国内,中国政府政策推动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2020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印发实施。根据官方报道,相较于2007年发布的限塑政策,“新版限塑令”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始构建起覆盖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末端处置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
今年7月,国家九部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完成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任务以及统筹疫情防控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政策标准和举措,推动“新版限塑令”实施落地:
-
该《通知》第一次配套发布了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对塑料使用管控目标的实现更具可操作性,例如,将一次性塑料餐具禁止使用的场景先行规定在餐饮堂食服务中的一次性刀叉勺等。
-
细化标准还将根据实际执行情况,以及2022年、2025年阶段性目标落实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
《通知》还对标国际,参考了如欧盟委员会2018年通过的《关于提请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通过减少特定塑料产品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指令》。
在地方层面,上海市首先响应,于7月颁布了《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稿。该《实施方案》立足上海实际情况,按照“禁限一批、替代一批、规范一批”的总体思路,对不同塑料制品提出了相应管理要求和政策措施。截止目前,山东,浙江,河北,贵州等省纷纷跟进,制定和颁布“地方版”的实施办法,细化政策管理和推进落地。
在消费者层面,几年前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已有超过七成的消费者具备一定程度的可持续消费意识,约一半中国消费者愿意为可持续产品支付一定程度的溢价。
从对企业的影响来讲,不断推进的限塑政策显示出,在需求端政府鼓励和推动绿色消费潮流的形成;在供给端则推动打造绿色供应链,尤其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鼓励探索新产品和新模式(如生物降解包装,分类回收模式等)。
在终端品牌层面,越来越多食品和餐饮企业龙头也更加积极推进包装环保化。根据相关报道,达能计划在2025年达到包装100%可回收、可再用或可堆肥。雀巢也宣布至2025年,全部使用可回收、可再用包装等。在中国,星巴克中国内地的所有门店从2019年起已实现使用纸质吸管和为取代塑料吸管而特别研发的直饮杯盖,每年预计可减少约200吨塑料用量。星巴克还推出全新的植物膳食餐饮产品,以及可降解餐盒、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周边商品(如废纸再生制成的写字笔记本)。麦当劳中国也于今年6月30日宣布将逐步停用塑料吸管,这一举措年内将覆盖其中国内地所有餐厅,每年预计将减少约400吨塑料用量。
对造纸行业的启示
未来的立法变化和消费者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对于更环保的以及可替代塑料的产品或包装的需求,也将促进绿色供应链的进一步发展。根据一项初步的估算,仅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纸包装可替代的塑料杯塑料盒等塑料制品的总体潜在市场规模就超过了50亿美元。
在国内,一部分造纸企业已经在尝试利用当前这一趋势来推广纸包装以及推出新的产品,如中国纸业旗下红塔仁恒包装推出了无淋膜环保纸杯卡纸。斯道拉恩索中国区推出了“朴玉”外卖餐饮包装纸板,适用于外卖场景等餐饮用途。
随着新版限塑令时间表的推进,纸包装产品在中国会迎来一定的增长机会,但如何更好把握增长,实现短期市场机会快速抓取,和可持续的长期发展,造纸企业还需要更加深度的研究和战略规划视角。
从包装材料角度而言,纸制品是替代方案之一。与终端客户的沟通和理解,开发可行的替代包装解决方案和塑造可持续价值主张,则还需要对于下游包装终端市场的更深刻洞察,以及对于政策发展思路的分析理解。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国内]千帆竞渡启新元,一纸春秋铸华章——三佰山纸业2025年开工献词
- [国内]潍坊市坊子区:企业开足马力日产纸品3.5万件 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 [国内]玖龙纸业2025年将在广西和湖北新增385万吨/年浆纸产能
- [国内]“晨鸣纸业”变更为“ST晨鸣” 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
- [国内]晨鸣集团荣获“潍坊市2024年度突出贡献企业”
- [国内]造纸企业为何要做FSC认证?
- [国内]国内最大!这条特种纸生产线将于3月投产→
- [国内]晨鸣纸业作为被告/被上诉人的1起涉及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将于2025年2月12日开庭
- [国内]造纸轻工行业周报:2月智利木浆外盘报价提涨20美元/吨
- [国内]开足马力忙生产!维达纸业春节假期“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