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 > 正文

二手图书、纸箱、牛奶盒等 让“放错位置的资源”回家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春天 时间:2022-09-09
导读: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是地球上唯一一种不断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以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为牵引,一场涉及我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绿色转型正在路上。
  不知不觉间,遍布城市大街小巷、楼宇之间的垃圾桶“穿”上“新衣”:代表有害垃圾的红色、厨余垃圾的绿色、可回收物的蓝色以及其他垃圾的灰色……多种颜色点缀街头巷尾,垃圾分类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
  2019年,习主席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自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9月1日,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正式施行。法律明确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并设置专章规定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制度。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是地球上唯一一种不断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以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为牵引,一场涉及我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绿色转型正在路上。
  好习惯引领新时尚
  垃圾分类治理按下“快进键”
  在家中摆放不同的垃圾桶,随手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添置生活物品时,习惯性下单可降解垃圾袋;在小区内的垃圾集中投放点,将垃圾按类别放进桶里……伴随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推行,许多人的生活习惯悄然发生变化。
  早在2017年3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就明确了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目标:到2020年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北京、天津、上海等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初步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
  进入2019年,垃圾分类治理按下“快进键”,多地紧锣密鼓立法推进。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海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区域全覆盖,70%居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达标创建。2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宁波也成为国内较早对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城市。
  为什么广泛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从一系列数据中可以看到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紧迫性。生态环境部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200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2.1亿吨,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其次是北京、广州、重庆和成都。
  经过长期治理,虽然曾经“垃圾围城”的现象基本消失,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
  垃圾分类,成为破解垃圾污染防治困局的重要抓手。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这座超大城市开始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仅一年时间,上海市垃圾分类成效显著。2020年6月,上海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实现“三增一减”: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71.1%,有害垃圾分出量增长11.2倍,湿垃圾分出量增长38.5%,干垃圾处置量下降19.8%。
  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46个重点城市全部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全国垃圾处理能力达到年处理3.86亿吨的水平,是2012年的2.4倍。同时,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90%以上,2.4万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得到整治。
  从分类投放到分类处置
  努力补齐全流程基础设施短板
  在湖南省长沙市,一辆绿色车身的厨余垃圾运输车从周边社区收运完毕,缓缓驶入公共垃圾站。工作人员将专用垃圾桶卸下,机械臂将垃圾桶缓缓升起,厨余垃圾悉数倒入箱体。这些厨余垃圾将进行脱水、压缩处理,固体残渣运往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发电,最终转化为电力输到居民家中。
  在北京市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厂,两个巨大的抓斗不断将垃圾投入焚烧炉中。据介绍,这家焚烧厂每天能“吃掉”1200吨生活垃圾,输出约35万度电。
  “生活垃圾分类后,垃圾热值能提升20%以上,大大提升了垃圾焚烧的发电量。”负责人袁满昌说,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垃圾焚烧厂在环保排放控制方面的压力大大降低,再生能源转换率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垃圾分类并不只是居民将垃圾投放到桶中的过程,而是涉及投放、收集、运输、处置4个环节。“在家做好分类,最后垃圾车一股脑全部运走”,而“混装混运”成为治理的重点。
  对此,北京市明确要求运输车辆统一涂绘车身颜色、车身标准、运输标识、单位标识和监督举报电话,同时对各品类垃圾运输车辆进行改造,增加计量称重、身份识别、轨迹监控等管理功能,实现精准管理。上海市规定,对于物业分类驳运混装和环卫企业分类混运的情况,市民可进行网上举报,加强对收集运输环节的监督。
  2021年,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达到51.4万吨/日,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其中,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的75.2%,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实现生活垃圾全流程的分类和减量,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制约垃圾分类工作的短板。“主要大城市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设施比较完备,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的垃圾处理设施还有很多短板,80%都是处于填埋状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各城市正加大对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环节的投入,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推进从投放到运输再到处理的全链条分类,特别是重点补齐县级垃圾处理的短板。
  “无废细胞”构建“无废城市”
  最小单释放绿色发展能量
  生活垃圾经过数天发酵滤水,投入焚烧炉焚烧发电,日发电量可满足45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焚烧产生的热蒸汽经专用管道输送至附近印染厂;焚烧产生的炉渣制作成环保砖,用来铺路……在广东省深圳市的宝安能源生态园,城市生活垃圾在这里得到充分利用,“进炉的是垃圾,输出的是能源”。
  自2019年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深圳市探索超大型城市固体废物治理样板,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典型先进“无废城市”建设案例。
  什么是“无废城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将其定义为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对于这一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不能简单理解为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实现彻底的资源化利用。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最终目标,需要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细胞是组成生命体的最小单元,一个个“无废细胞”的组合与运转,为“无废城市”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2020年开始,浙江省绍兴市启动“无废细胞”试点建设工作,涵盖机关、饭店、学校、景区、公园、工厂、小区、医院、超市等9大社会生活单元。在当地一家管道设备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生产线上却空无一人。自动化设备的普及大幅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和合格率,从源头上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污染。在这家“无废工厂”,生产废料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破碎后还能够回收利用,综合回料利用率达99%。
  杭州市滨江区还有一所“无废学校”——春晖小学。该校在少先队大队部成立“晖宝回收服务站”,学生们可以将二手图书、饮料水瓶、纸箱、牛奶盒等可回收物集中投放到服务站。校园里的垃圾投放网格员还会对学生们吃的午餐进行剩菜剩饭称重,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中让孩子们形成“无废”观念。
  如同人体每时每刻都有细胞在繁殖生长,“无废细胞”也在不断裂变新生。“无废细胞”营造出的绿色环境不断影响着周边的生态,在全社会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的积极力量。多个细胞聚合、串珠成链后形成的循环生态,释放出绿色变革的强大合力。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特色服务|企业建站|其他服务|法律声明|版权隐私|付款方式|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华纸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鲁ICP备10014844号-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南路101号│ 新媒体部:0531-88192261 │ 采编部:0531-88935343 │ 市场部:0531-88522949 │
中华纸业传媒微信公众号
可信网站